公众号 公众号
客户端 客户端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正文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来源:段子车
2021-01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那还不得是马自达3

人家可是国内销量的杠把子

但要是说点浪漫的

还得派MX-5出场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2000年

吉尼斯世界纪录宣布

马自达MX-5是全球最畅销的敞篷跑车


好汉都不提当年勇

以前是以前 那现在呢?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2016年的春天

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

又到了交配的季节

……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第100万辆MX-5驶下

广岛马自达工厂生产线的季节

世界最畅销敞篷跑车

还是她


100万辆很了不起吗?

多活了26岁的保时捷911

比MX-5还要晚一年达到100万辆的槛~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卖得这么好

在咱大中国似乎也没见着几辆


这事儿其实也不蹊跷

2009年第三代引入

29.98万的售价就已经劝退不少人

更何况如此浪漫且极具有趣灵魂的车

还是比较难打动讲究实用的大多数人


当今的第四代

官方渠道限量500台

当你想掏钱的时候

人家跟你说已经没有名额了~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放眼全球

马自达MX-5无疑是成功的

而这个成功的起点

是一名记者


1973年

中东那边打架打得厉害

结果就是石油危机爆发

油价活生生涨了两倍多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此时

马自达押宝的转子引擎的弊端

就赤裸裸地暴露出来


原本在海外、北美市场

搭载转子引擎混得不错的RX系列

销量开始暴跌

马自达内心也是难受

但出路还是得硬着头皮找找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后来

《Motor Trend》杂志的记者Bob Hall

和马自达研发部门主管山本健一与Gai Arai

被命运之绳牵到了一块儿


他们问了Bob Hall一个问题:

RX-7之后,消费者会期待什么样的汽车?


对于Bob Hall而言

无疑是一道送分题

因为他是传统英式敞篷小跑车的拥趸

于是就直接把小型敞篷跑车的想法

给说了出来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这位老美的仁兄会痴迷于此

一方面是受其退伍父亲喜欢收藏汽车影响

另一方面是在MX-5问世之前

Roadster,也就是双座双门敞篷跑车

几乎是英国人的天下


也有说法是Bob Hall向马自达提问

是否要为汽车市场打造一款价格低廉的跑车?


不管是哪种说法

“转子之父”山本健一的内心

都种下了打造敞篷小跑车的种子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其实隔壁的丰田

也在石油危机的大背景下

想着搞一台省油又有驾驶乐趣的车

于是就有了中置引擎、后驱、两座的

平民法拉利MR2的问世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MX-5的问世

少不了Bob Hall

要知道人家后来还打进了马自达内部

参与到MX-5的研发中


至于是怎么进去的……

听说是马自达给安排的

一个北美部分的产品策划职位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马自达要开始认真造车了

目标就是打造轻量化运动型跑车


当时是日本东京公司、美国加州公司

一同竞争研发

起初就因车辆动力布局产生了分歧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(FF/MR/FR)


美国团队那边

说要符合经典英国跑车设计

那得选前置后驱布局


日本团队方面

倒是希望采用前置前驱

或者是中置/后置后轮驱动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经过一番唇枪舌战

评选结果认为中置后驱综合性能会比较好

但就是噪音、震动是个麻烦事儿

最终确定的也就是当下大家所知

一至四代都采用的前置后驱设计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对于这种Roadster小跑车

当时还是英国人比较会玩

所以在设计上……得“抄”

马自达研发MX-5的时候

就参照了1962年路特斯Elan敞篷跑车的外观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1989年初代MX-5来了

采用软顶敞篷设计

率先在北美上市 同年9月日本发布


当时的售价只是1.4万美元

远低于大多人对于Roadster的售价预期

所以那会儿初代MX-5就大获成功


初代MX-5(NA)

1989-1997年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1.6L NA:115Ps、135N·m

5MT、90年增加了4AT

前后双叉臂、自重955kg


小尺寸、轻量化、后驱

她身上的人马一体的驾驶感受

我是没有感受过

但我相信一定是这么回事儿~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小改款新增了1.8L发动机

130Ps、152N·m、车重增加30kg


1997年11月

初代MX-5停产

8年的时间获得了北美、欧洲、日本市场的认可

马自达又为世界带来了一款经典车


第二代MX-5(NB)

1998-2004年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取消了翻灯设计

底盘依旧是前后双叉臂

动力依旧有1.6L、1.8L

(输出有所调整)

这时起售价是19770美元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二代推出了十周年纪念版

限量7500台


1.8L:140Ps、162N·m

专门给配了个6MT

零百7.8秒、极速214km/h

另外后桥还装了LSD

也有高性能Bilstein减振器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改款后的NB2

1.8L增加了进气可变正时技术

最大功率152Ps

同时配有LSD、Bilstein减振器

6速手动变速箱


2013年

在日本推出了高性能版的MX-5

名为Roadster Turbo

1.8T、180Ps/6500rpm、6MT、零百6.4s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2004年的时候

马自达MX-5的产量已经达到70万辆

影响力可想而知


第三代MX-5(NC)

2005-2015年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悬架改为前双叉臂后多连杆

增加了TCS牵引力控制系统

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


舍弃了1.6L

保留1.8L:126Ps、167N·m

增加2.0L:160Ps、188N·m

变速箱有5/6MT、6AT

这一代没有涡轮增压版本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2006年

推出了硬顶版本

完全打开或关闭只需12秒

是当时开合速度最快的敞篷跑车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2009年

三代MX-5正式进入中国市场

只有2.0L+6AT一个配置车型

当时售价29.98万

价高和寡 惨淡收场


第四代MX-5(ND)

2015年至今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全新设计从里到外变化很大

创驰蓝天技术底盘、发动机等加持

重量分布达到理想的50:50

整备质量比上一代减重100kg为1000kg


1.5L:131Ps、150N·m

2.0L:157Ps、201N·m

匹配6MT/6AT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有软顶和硬顶两个版本

硬顶版本的MX-5 RF和以往不同

其只能将车顶部分收回

C柱、后风挡依旧保留

大概有点保时捷Targa的意思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这一代有个菲亚特版本

124 Spider

是马自达和菲亚特合作推出的车型

说白了就是换标的MX-5

只不过用的是菲亚特自己的1.4T引擎

140Ps、240N·m,高功160Ps


另外

124 Spider的生产

是在日本广岛马自达总部工厂~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第四代MX-5也有来中国

官方渠道限量500台

那会儿要问的不是多少钱

而是还有没有~

咱一个扭头就问问平行进口


也许

马自达也知道中国不是MX-5主战场

不限量直接进来到时卖不动

岂不是很尴尬?

还不如搞个噱头

或者说给忠实粉丝一个“交代”~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看当年的9代思域Si

说是限量6800台

结果变成了“限量”400多台


三贱客里的大猩猩曾经说过

“MX-5是治疗沮丧的良药”

但这种有趣的灵魂有多少人懂呢?

而懂的人里又有多少愿意为其买单呢?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
不管怎样

MX-5都是马自达最成功的车型

兴许没有之一


广岛保时捷的称号

以前是RX系列的

现在把它放在MX-5身上

应该不过分吧~


-END-


记者打进主机厂内部 促成了马自达最成功的车

9380 条评论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电话:010-8203-5601
  • 传    真:010-8203-1309
  • 邮    编:100029
旗下媒体
  • 汽车商业评论
  • 汽车消费报告
  • 阿蛮评车
  • 贾可时间
  • 绿方向
下载汽场APP
  • 懂车的人都在这里
  • 来这了解更多车讯
关注汽场公众号
  • 最火最热的一线车
  • 讯,在这等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