轩逸:热销10余年,销量300万,换代归来仍是中流砥柱
上海车展上十四代轩逸惊艳亮相。之所以称之为惊艳,是它采用了和天籁一样的"V-Motion 2.0"设计语言。大幅的进气格栅,在天籁及西玛(海外版)身上都有所体现,但在这辆十万级的家用轿车身上,也丝毫没有违和感。很明显,十四代轩逸的造型非常成功。
国内紧凑型轿车市场中,轩逸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存在了。入华10多年了,以空间大、舒适、节油性等均衡的中庸之态,成了300万普通家庭的首选用车。和家轿之争中,轩逸也屡登榜首;在内部贡献里,轩逸也以一己之力成为日产的中流砥柱。


整体造型更加运动精致
无论是前脸粗壮的镀铬饰条,还是后翘的车尾,14代轩逸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充沛的运动感,打破了家用车一贯的低调的中庸之态,整个感觉仿佛更高级了。

悬浮式中控屏、涡轮造型出风口、圆形按钮、恰到好处的扶手箱是区别于现款车型的最大特征。棕色皮质的配色看起来还有几分商务气息,依旧是熟悉的大沙发质感,整体看上去,这款车不像是10万元家用车。虽然在细节之处,还有些许粗糙,但就屏这个颜值,足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新车在尺寸上做了调整。长宽高分别为4641*1815*1450mm/轴距2712mm。比现款车型及对手朗逸(4670*1806*1474mm/轴距2688mm)都要大一些。

依旧是祖传1.6L动力
14代轩逸依然采用了祖传的1.6L自吸+CVT变速箱的组合。看起来难免老套,但好在成熟可靠。官方称,经过革新后的动力系统相比现款1.6L发动机动力提升了9kW/1N·m,百公里油耗仅4.9L。这样的数据和混动车型有的一拼,当然数据需要实测之后方知真假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14代轩逸会延续之前的"画风",输出线性柔和,后续或许做不到猛烈加速。
对于家用车而言,动力是最被包容的一项。外观和内饰的颜值已经足够吸引人,即便不是独立悬挂、即便动力没有太大的改变,但凭借以往积累的口碑,14代轩逸就有"火"的资本。

平台化基因加持
老对手朗逸的MQB平台一直被人所称道,丰田也TNGA架构也令人趋之若鹜。14代轩逸也拥有了平台基因的加持,那便是日产-雷诺联盟的CMF超级模块化平台。基于该平台,14代轩逸得以全面提升稳定性和可靠性,且零部件通用率可达85%。
目前经典轩逸在市场上的终端售价在8-10万元左右,届时两代同堂销售,14代轩逸的售价或将拉开距离,在10-15万级别市场。在雷凌、朗逸、宝来、明锐等一系列家轿里,14代轩逸将更有说服力。

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日产的中流砥柱
乘联会数据显示,今年1-5月乘用车销量同比下跌12.5%,而东风日产做到了逆市上扬,6月份终端销量达101681台,同比增长0.8%,1-6月累计终端销量达到532105辆,同比增长0.3%。
细分来看,轩逸在6月为东风日产贡献了35761台销量,占整体销量的1/3多。而1-6月,轩逸已累计销售209557辆,以一己之力推动东风日产在国内的占有率。
如果这个数据不够直观,我们来做一个对比。6月份,奇骏、逍客和劲客总销量为38375台,轩逸一台车的销量几乎与整个SUV阵营相持平。

结语
可以说,在东风日产的帝国里,轩逸是占比最大的那一个。它可以称之为经久不衰,但同时也会给人审美疲劳。换代升级会保持住消费者的新鲜感,只要价格得当,轩逸的拥簇者只多不少。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,一辆10万级的家用轿车是构成销量的重要部分,也就意味着其他车型急需提振销量。改款后的天籁终于在6月迎来上涨,但7月能否持续还有待观察。西玛、逍客这些改款车型也急需要数据表现自己。除此之外,日产就没有什么新鲜血液了,新能源的布局也乏善可陈,和丰田的急速布局及本田的混动相比,优势就不太明显了。因此,14代轩逸会是中流砥柱,但日产也绝不可以掉以轻心!